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招生入學 navigate_next 大學繁星推薦

大學繁星推薦

 

113大學繁星推薦招生簡章(請以學校校訂之招生簡章為準)

 

  

學長姐經驗分享

我是在108年以繁星計劃申請上台大哲學系。我覺得無論繁星、申請入學或指考,都只是讓你能夠去你想要去的地方的途徑之一,各有得失。繁星沒有比較好,指考也沒有比較差,適合自己情況的就是最好的。繁星想要找的對象,是平常就有安排自己的讀書計畫、有照顧到校內成績的人,學測成績的要求反而沒那麼高。有了前期的積累,放榜後申請繁星的準備工作不多,弄清楚校內選拔的機制、查好歷屆上榜的分數來估算自己有沒有可能上想要的科系,然後繳報名費送出申請,其他就沒有可以花力氣的地方了。

但上榜與否依賴同期跟你競爭的考生的成績,不確定性很高。因此最好不要只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等放榜時還是要繼續準備個人申請。繁星放榜很早,在三月多到九月這段時間,會多出很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可以用來認識自己、涉略和未來科系相關的知識等等,算是優點之一。

但也因為繁星不要求寫備審資料,有可能進來之後才發現這個科系不是你想要的。我會覺得在送出申請前就弄清楚自己會面對什麼、有哪些選項等會比較好。可以多看看哲學入門或普及的書,能夠從中得到趣味、想要與它相處四年再送出申請。我不建議沒興趣的學弟妹抱著轉系的目標進來,可能會因轉不出去弄得自己很痛苦,還會排擠到真正有志於哲學的人的機會。如果打算好了要修第二專長,也可以拿空閒時間找清楚各種規定,事先知道自己要達到哪些標準才能做到。 — 甯襄

 

記得當時繁星放榜,上了自己很喜歡的台大哲學系非常開心,卻在某次升旗遲到在穿堂排隊時,聽到旁邊的兩個學弟妹站在榜單前討論著:「讀哲學有什麼用啊?」,另一個則回答:「不知道,進去當跳板吧!」先不討論如果他們知道那位上榜的學長此時就站在他們旁邊,他們會選擇閉嘴還是直接來問我,但類似的問題與臆測似乎是每個哲學系學生都會面對的。

我覺得問題的答案可以回到台大哲學四個字上來分析。如果問說哲學可以給我什麼,那除了所謂「硬」知識的哲學思想與理論之外,更多的其實是普遍實用的「軟」實力,其中包含良好的閱讀能力、獨立思辨、批判性精神、文字與口頭的表達能力等等,甚至可以說在哲學的世界裡面透過哲學家對於生命對於宇宙的思想來滋潤人生;若問可以從台大獲得什麼,我認為除了豐富的社團、學校活動,還有豐富的學校資源、課程、各種有趣的人、舒適的校園生活等。不管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或者是有什麼樣的理想要實現,這裡總能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努力。問題回到台大哲學可以帶給我們什麼,包含了上述的兩項之外,我認為就是系上各種有趣的同學與活動,能夠精彩自我,以及系上在各種哲學領域都十分優秀的教授,得以充實自我在哲學方面的知識與能力。

回到最一開始的兩個問題:對於「是否將哲學系當跳板」而言,答案是否定的,個人從來沒有把哲學系當成跳板科系來讀;相反的它一直是自己的理想校系之一,對我而言這裡是自己夢想實現的第一步;而對於「讀哲學有甚麼用」而言,畢業離我還有一小段距離,對於未來總仍有些迷茫,但我相信只要在大學期間多方探索,總會摸索出自己理想中未來的輪廓,也相信不管走上那條路,只要在選擇後持續努力,都會是最好的選擇。 — 宗澤

 

對於選校不選系的同學來說,繁星台大哲學系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這取決於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的興趣、能力及目標是什麼?如果你和高中的我一樣:對學術不太感興趣、沒有人生目標,唯一的打算是盡量提高個人資本,避免未來走投無路;同時學測成績有點微妙,可能卡在台大邊緣,那麼繁星台大哲學系可能是一個好選擇。

首先,如果你屬於上述的個性,你很難在個申頂大的過程存活下來。沒有特定學術興趣的學生很難和早早就定下志向的學生競爭,不論是在知識、經驗還是興趣上都會輸其他人一大截。除非你想煎熬到指考,否則繁星最適合我們這種成績不錯卻沒有特定目標的學生。

其次,如果你想提高個人資本,台大的確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學校。除了物質資源,台大也維持著良好的學習氛圍,這點你能從教授發派的指定閱讀和作業量,以及同儕交流中看出。同學們不見得對課堂內容深感興趣,但大多數都是具有獨特學術偏好及能力的人,透過與他們互動,你能夠成為一個更具思辨能力、掌握更多資源的人。不論你是心甘情願還是被動接受,你的軟實力都必然在台大校園中提升。

再來,如果你在大學求學過程中有幸找到志向,台大哲學系是個buff。正如前文所言,你的軟實力會不斷在課堂上下提升,而我認為這樣的趨勢在哲學系更加明顯。在這裡,有一些喜歡和你討論學術的怪朋友會使你在思辨能力上有所成長;而指定閱讀與作業、考試,則不斷增強你的閱讀、寫作以及論證能力。這些增益將使你和志向的連結更深,也會使你成為一個在感興趣的領域中特別的人。學術上,你會開始意識到各種知識如何運作,夠不夠嚴謹;日常生活中,你也開始能精準地抓住公眾人物乃至身邊友人的思考邏輯,是不是在滑坡,或是把實然當應然。哲學勢必成為你的思考工具與加成,不論你最後走到哪裡,哲學都是一種賦權(empowerment)。– 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