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最新消息 navigate_next 系辦公告 navigate_next [臺大青年學者論壇]當代歐陸哲學中的「見證」問題:「他者」與「主體」的生成
2025/05/05

[臺大青年學者論壇]當代歐陸哲學中的「見證」問題:「他者」與「主體」的生成

臺大青年學者論壇

 

賴奕妏

臺大哲學系博士

當代歐陸哲學中的「見證」問題:「他者」與「主體」的生成

 

 

時間:114512日(週一)下午1:30 – 3:20

地點臺灣大學水源校區哲學系館三樓302室(台北市思源街18號)

 

歡迎參加討論,謝謝!

 

 

 

 

 

摘要:

在當代歐陸哲學脈絡中,「見證」(法文:témoignage/德文:BezeugungZeugnis)超越了單純的「證詞」,涵蓋了「親身目擊/遭遇事件」與後續「作證」的雙重行動。自海德格以降,「見證」就一直與「死亡」、「絕對者」、「存有」、「倖存者的證言」等問題密切相關,它與記憶、真理與歷史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其內涵遠遠超越了一般對於「事實敘述」或「經驗記載」的理解。

本研究將探討「見證」概念在歐陸哲學中的演變與不同進路:從海德格視「見證」為對「此有」與「大寫存有」的肯定,到二戰後哲學家們因應集體創傷所提出的修正──一種進路是強調見證之不可能性與見證者脆弱性(如阿岡本、列維納斯、德希達);另一種進路則是積極肯定存活與見證者的能動性(如呂格爾)。

本研究將分析見證如何作為一個哲學「架構」,此架構不僅連結了不可還原的「絕對者」(事件)、「見證者」、「證詞文本」與「聽證者」,更重要的是,它在過程中深刻地生成並定義了不同類型的「主體」與「他者」。透過對「見證」架構的探討,我們將看見一個更為複雜、動態的「主體」與「他者」之關係圖景。其中「無能為力、不可能發出證言」的「見證者」,將位於打破「主體」與「他者」框架的特殊存有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