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照 教授兼系主任

- 期刊論文
- 會議論文
- 專書
- 開設課程
- 研究計畫
- 學經歷
- 學術榮譽
- 其他
本學期開設課程 | 曾開設課程 |
莊子哲學研究 東方哲學問題討論下 |
專題研究:郭象《莊子.外篇注》研究
莊子哲學 玄學與魏晉名士 中國哲學史一 郭象《莊子注》研究 東方哲學問題討論下 |
國家 | 學校名稱 | 學位 | 系所 | 期間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 ||||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 ||||
夏威夷大學哲學系短期訪問研究 | ||||
北京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 | ||||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短期訪問研究 | ||||
國科會人文中心博士後研究 | ||||
臺灣 | 臺灣大學 | 哲學系 | 博士 |
類別 | 年度 | 獎項名稱 | 頒獎單位 |
研究計畫 | 101 | 101年校內服務優良獎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 |
學經歷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s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
國科會人文中心博士後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短期訪問研究
北京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
夏威夷大學哲學系短期訪問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研究領域 Research Interests
先秦儒道哲學
魏晉玄學
論文期刊 Journal Articles
〈《呂氏春秋》應感論的特質及倫理意涵〉,《哲學與文化》第43卷12期,2016.12,頁81-96。
〈《莊子》「兩行」的思維模式及倫理意涵〉,《文與哲》(THCI core)第28期,2016.06,頁269-292。
〈王船山莊學中「相天」說的倫理意義〉,《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THCI core),49期,2015.03,頁77-106。
〈《老子河上公章句》治身與治國關係之思辯模式析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THCI core),32期,2014.07,頁129-169。
〈外內玄合與聖王之道:郭象哲學中「應」的意涵〉,《哲學與文化》40卷12期,2013.12,頁55-74。
〈無我而無物非我:呂惠卿《莊子義》中的無我論〉,《中國學術年刊》35期秋季號,2013.09,頁1-32。
〈觀看、反思與專凝﹕莊子哲學中的觀視性〉,《漢學研究》(THCI core),第三十卷第三期,2012.09,頁1-33。
〈詮莊與反莊:李磎〈廣廢莊論〉中的莊學詮釋與批判〉,《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三期(秋季號),2011.09,頁35-66。
〈莊子的道論與反身性〉,《哲學與文化》(A&HCI)第37卷第10期,2010.10,頁25-44。
〈船山莊學中的以莊釋儒〉,《諸子學刊》第三輯,2009.12,頁361-374。
〈論《荀子》禮與養生的關係〉,《諸子學刊》第二輯,2009.06,頁293-305。
〈郭象「獨化」論所呈現注《莊》的詮釋方向問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四輯,2008.12,頁160-178。
〈戴震哲學中的禮論〉,《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10期,2008.10,頁153-170。
〈《莊子》論處世的兩難困境與因應之道〉,《東華漢學》第六期,2007.12,頁51-80。
〈莊學的樂論─《莊子》中的生命本真之樂、道樂及音樂批判〉,《淡江中文學報》第十五期,2006.12,頁1-40。
〈論《莊子》的「真」─集中於「心」、「性」層面的討論」〉,《三清青年學術論文集》
(二),2005.07,頁6-28。
〈《列子》天人思想試析〉,《哲學與文化》,二十九卷第八期,頁762-771,2002.08。
〈《論語》中「知者」的地位與意義試探〉,《哲學與文化》,二十六卷第八期,1999.08。
〈論語中「言」與「德」的關係試論〉,《孔孟月刊》,第三十八卷,第二期,1999.10。
會議論文 Conference Paper
〈論〈性自命出〉中「心」與成德的關係〉,日本大阪大學文學院主辦﹕「戰國楚簡與中國思想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03.26-27。
〈《莊子》禮論試探〉,高雄道德堂、如實佛學研究室主辦﹕第七屆(2004)「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12.03-05。
〈《荀子》禮論中禮與養生的關係〉,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主辦﹕「重探荀子在先秦思想中的定位研討會」,11.06。
〈〈恆先〉有、無問題的哲學探問〉,政大中文系主辦:「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12.02-12.03。
〈莊子論處世的兩難困境與因應之道〉,台北大學舉辦:「中國古代哲學:文本與詮釋」研討會,11.25-11.26。
〈王船山《莊子解》的詮釋方法〉,華梵大學主辦:「第十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中國哲學的心性論」研討會,03.08。
〈「理」在郭象玄學體系中的理論意義〉,台師大國文系主辦:「第三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魏晉南北朝」研討會,04.14-04.15。
〈郭象「獨化」論所呈現注《莊》的詮釋方向問題〉,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辦:「我註六經還是六經註我:道家經典詮釋學術研討會」,12.19─21。
〈船山莊學中的以莊釋儒〉,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辦:「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11.07─09。
〈在觀看與參與之間─《莊子》中的反身性書寫〉,台大哲學系﹕「早期中國哲學之隱喻、結構與意義」國際研討會,08.30-09.01。
〈從觀看論莊子關於認知、生存與超越性的相關思考〉,台大哲學系﹕「傳統中國哲學的知識論問題之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09.07。
〈自知者明﹕《老子》哲學中的反身性〉,北京清華大學哲學系、河南社科院﹕「2010年洛陽老子文化國際論壇」,09.08-2010.09.11。
〈詮莊與反莊:李磎〈廣廢莊論〉中的莊學詮釋與批判〉,台師大國文系主辦:「第四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隋唐」研討會,10.30-10.31。
〈當下、即興與反思:《莊子》內篇中的人性思維〉,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辦:「人性之有無與善惡」研討會,2011年6月24日。
〈聲與道:《莊子》的聲音隱喻〉,台北大學:「中國文哲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10.16。
專書 Books
《莊子「真」的思想析探》,臺大哲研所碩士論文,06。
《先秦道家禮樂思想研究》,臺大哲研所博士論文,06。
《先秦道家的禮樂觀》,五南圖書出版公司,09。
研究計畫 Project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新進教師專題研究計畫:「《莊子》生存哲學中兩難困境的提出與因應」,計畫編號:95091018,執行期間:10.01-2007.09.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新進教師專題研究計畫:「王船山《莊子解》的詮釋理據及方法」,計畫編號:96091004,執行期間:10.01-2008.09.30。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聲與道:《莊子》中的聲音之喻」,計畫編號:NSC97-2410-H-003-109,08.01-2009.07.31。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懸宕與遊動:《莊子》中的懸而未解(Ⅱ-Ⅰ)」,計畫編號:NSC99-2410-H-003-017,08.01-2011.07.31。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懸宕與遊動:《莊子》中的懸而未解(Ⅱ-Ⅱ)」,計畫編號:NSC100-2410-H-003-052,08.01-2012.07.31 。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反身、他者與氣應:《莊子》哲學中的倫理維度(Ⅱ-Ⅰ)」,計畫編號:NSC101-2410-H-002-208,08.01-2013.07.31 。